中国品牌的断裂时代
2015年,互联网广告投放已经超过了电视广告。但是,除了那些掌握了互联网话语权的“网红”之外,互联网传播是不受控的。几乎毫无预警,小米火了。同样毫无预警,米黑当道。或许也是毫无预警,米粉和米黑都消失了。与传播的传播策划、预算、监控不同,互联网传播怎么预算?怎么控制?至少目前还没有办法,即使那些当红的“网红”也不敢保证。
虽然还无法明确地提出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调性是什么,但至少知道传统工业文明的品牌调性不适合了。
2014年,我与营销专家史贤龙老师共同提出“主流换挡”的概念,受到社会追捧。这意味着未来推出的新品应该满足消费者新的品质需求,也意味着承载原有产品的品牌过时了。
信息文明与品牌调性
“主流换挡”提出的要求是,要么原有品牌升级,摆脱“双低”形象;要么推出全新的品牌,跟上“换挡”的要求。
现在的状况是:从销量讲,原有品牌和产品销量仍然很大;从趋势看,这些品牌和产品没有未来。
主流换挡“断档”
突然一夜之间,传统品牌好像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光芒。不仅中国品牌如此,跨国品牌何尝不是如此。
中国的一线品牌,都需要重生
互联网传播失控,品牌传播也就失去了可控性。这是目前传统品牌重生面临的最大困惑。
小米突然就火,火得毫无征兆。华为突然就压制住小米了,并且连苹果都得让三分。
过去中国的主流品牌,多数是“双低”(价格到底,品质到底线)时代的产物。这些品牌所承载的产品,多数是“战略性低价”的产品。
那些曾经仰视已久的跨国品牌,不仅仅不再仰视,似乎连平视的资格也没有了,似乎它们已经过时。
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传播的主体,而互联网传播目前又是不可控的,那么,依赖传播的品牌打造也就失控了。
品牌调性本来就是个非显化的,很难界定的概念。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它不同于品牌定位。应该是某个时代的消费价值观的体现。它不属于某个品牌,而是属于某个时代品牌的共性,消费者可能就是欣赏某种品牌调性。
这就是品牌的时代调性。当移动互联普及迎来信息文明时,品牌突然不是那个味了,品牌的味道变了。
过去的品牌,骨子里是工业文明的痕迹。现在虽然还只是信息文明的初期,但已经显示出碾压工业文明时代品牌的迹象。
以李宁为代表的运动品牌突然就熄火了,连阿迪、耐克等国际品牌也难受。以班尼路为代表的休闲服饰突然就陷入困境了,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。以ZARA、H&M、优衣库为代表的高街品牌突然大行其道,连发生在优衣库试衣间的故事都在互联网上热播。
信息文明时代,新生代(80后、90后)掌控了传播的主动权,也意味着他们的价值观得到传播。
本文由军哥SEO网络整编,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。如需了解更多品牌策划,品牌推广以及品牌维护相关知识请关注顺时科技品牌策划公司官网(www.cdqicheguohu.com),十年品牌营销策划成功经验,专业的品牌维护,品牌推广,品牌形象维护公司,品牌传播研究机构,专注企业品牌策划,品牌定位,品牌营销,品牌管理等品牌全案策划服务!
上一篇:除了“心太急”,恒大冰泉何错之有? 下一篇:品牌密码:老国货品牌市场再生之策热门新闻
联系我们
- (电话/微信)18927460527
- 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锦联大厦九楼